首页 / 畜牧 / 畜牧队伍建设建议,畜牧队伍建设建议怎么写

畜牧队伍建设建议,畜牧队伍建设建议怎么写

Time:2024-05-13 15:22:45 Read:0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畜牧队伍建设建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畜牧队伍建设建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乡镇畜牧兽医站该怎么改革?会整合到乡镇府吗?

乡镇畜牧兽医站一直承担着基层畜牧业的防疫,诊疗,以及重大动物疫病的管控的重任 。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环保,安全也压在基层上,基层存在严重缺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在撤乡并镇之后,应该设立村级动物防防疫站。通过专业培训,掌握基本技能,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偿,如购买养老保险等,既保证了村上的防疫免疫,普通疾病诊疗。还能够实时报告重大动物疫病。

畜牧队伍建设建议,畜牧队伍建设建议怎么写

畜牧兽医站是农村农业不可缺少的一个单位,对农民的经济增收,养殖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项目。畜牧兽医站在改革中,应吸纳有才、有专业技术的人才,虽是一个被部分人看不起的单位,但,国家还是应纳入一类事业单位为好。

笔者这里才完成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改革,特将改革的情况罗列于后,以供参考。

  1. 整体撤消乡镇畜牧兽医站;

  2. 原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相关职能划归到当地镇街;

  3. 原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除极少部分外,统一安排到各镇街工作。

在刚刚结束的机构改革中,我镇农业服务中心就划入了动物疫病防控、畜禽检疫等相关原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职能职责,原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了整体撤消,其人员进行了分流,分流到我镇的共有6名人员,全部安排到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

下面,就重点简要介绍一下撤消了乡镇畜牧兽医站后其人员的分流情况。

第一,绝大部分人员分流到镇街工作,只留用了极少人员作为畜牧中心入住到当地大型养殖场的专门驻防人员。就笔者所在片区来说,20来人的畜牧兽医站,只有2人作为了大型养殖场的专门驻防人员未分流,其他的都分流了。

第二,分流到镇街的人员,其职称职级不变,一般由镇街统一安排使用。这一点也是大家最关心,职称职级不变,大家就可以吃下了“定心汤丸”;至于工作安排,镇街混岗使用是普遍现象,有安排做其他工作的,但目前大多仍是落在农业服务中心以干老本行为主。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们这里合并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专业性比较强的兽医站根本与其他的站(农经、农机、农技)业务不相融,动物疫病防控职能大大削弱,都干些统计、报表、环保……之类的事,被迫不务正业了。

以前这个单位是香饽饽,现在基本倒闭了 以前家里搞养殖都离不开他们,那时候家家户户养殖,现在个人养殖的没有了,大型养殖场自己都有专业的兽医,现在乡镇兽医站基本没有了,有也是做做防疫,其他什么事没有。

乡镇兽医站现在已经消失了,极个别有也是一个人值守,早晚做做防疫,平时什么事没有,很多都不大上班,只有有活动的时候过来,给农民的小鸡、小鸭、狗做做防疫,现在也不要钱,都是义务的。

现在的兽医站成了服务单位,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农村也没有专业养殖的了,所以他们下岗了,当然县城的兽医单位很好,他们管理的范围很大,顶点屠宰,卫生防疫,都是他们的范畴。

兽医站是单独单位和乡政府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是县级兽医部门的分管机构,主要是服务农村,关键是现在农民不养殖了,所以他们也就没有什么事了,乡政府不可能把兽医站整合到政府部门,他们独立单位。

乡镇兽医站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单位,曾经的辉煌彻底终结,这就是时代变迁的成效。

乡镇七站八所改革在清江鹤寄居地己经改过一轮了。根据国家最新精神,关于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和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目前我地又在推进新的相关改革试点。

首先是畜牧局与农业局合并,改称农业农村局。下属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与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合并仍称某某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然后就是选择了试点地方,将试点地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费随人走的原则,直接将相关人员转隶到所驻街道政府。

街道政府是市里(或者县里)的派出机关,改称为某某街道党工委。

街道党工委统一设置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执法中心3个直属事业机构。

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人员连人带编进入所驻街道党工委的党群服务中心或者社区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为街道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完成人员转隶以后,人力资源,编制办,组织办就将转隶人员的相关手续一起转到新的单位,不需要个人单独办理手续。

新设立的街道直属事业单位,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管理行使公共服务,综合指挥,行政执法等职责。

街道政府有人员统一管理,资源统一调配,工作统一安排的职责权限。

怎么建一个合格的300头的养猪厂?

1.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到当地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环保局,工商局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了解当地相关的政府准许政策以及补贴;

2.其次、要考虑该支出的资金问题。比如猪场地的建设,300头按600平的话,一平成本大概在500-600元,这个得投30万左右‘;饲料以及加工机器设备的投入,按3部加工机器,需投入3万。种猪初期投入50头的话,按一头6000算,也要30万左右。这三个大头的需要70万左右的投入。

3.第三、要安排好场地的科学建设。比如打配机电井,合理的空气流通系统建设,猪粪的排泄系统建设,消毒系统的建设,以及防疫建设等等。

农盛乐母猪产床是现代化工厂化养猪必不可少的设备。在使用方面,为了提高产床的性能和效果,养猪场应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1)母猪产床高度应适当

产床高度调节有助于调节母猪舍温度,离地面越低温度越低、湿度越大,越容易受贼风侵袭。生产实际调查发现,将母猪产床的高度由20厘米提高到45厘米,子猪大肠杆菌的发病率减少50%~70%。根据母猪的生长、繁育规律,可分为后备母猪、妊娠母猪、临产母猪、哺乳母猪和空怀母猪五个阶段。各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母猪的生长繁殖及价值。

(2)围栏应平坦,产床应平整,防止剐伤剐掉乳头

每天坚持用0.1%清洗乳房、乳头1次~2次,防止乳房炎,影响母猪泌乳。 避免了母猪压死仔猪的现象,同时还专门为仔猪设计了一个保暖箱,天气冷时仔猪可以在里面避寒。母猪产前两周应将产房、产床彻底冲洗干净。

(3)空圈2天以上保持猪舍干燥

母猪产前一周转入产房(有条件的猪场应该给临产母猪洗澡后再转入产房),使其适应新的环境。并要保持母猪产床清洁、干燥、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冬季最好阳光充足,舍内温度保持在 。有专用产房的猪场,应在母猪产前及时把产床准备好,并在产前5~7天把母猪赶进产房,让它熟悉环境。如在原舍产子,必须在母猪分娩前15天把积肥坑的土肥彻底清除,分娩前3~5天。再把猪床上的旧土连同污秽的垫草一起更换掉,保持猪床平整、干燥。 产房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温暖、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

我是农人小梁,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建一个300头的养猪厂,首先要考虑环保问题,养猪厂的前提是解决污染。其次是如何做好猪舍卫生,最后是猪粪的再次利用。建这么大的养猪厂首先要考虑的是以上三点,然后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作相应的建设。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视频加载中...

非常感谢悟空问答之邀请!

怎样建一个合格的300的养猪场?

说到“合格”这个关键问题,我的回答就不容易满足你的愿望了!

在我心目中,不管养多少猪也好🐷都必须因地制宜,再根据资金的大小来分析建一个什么等级的养猪场。
如果资金不影响你建设高标准的养猪场,那么所谓的“合格”就简直没有上线多高为标准啦…!

比如说,现代机械化的养猪场,一个人就可以管理数百头猪,应该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养猪场。

再比如说,有的人资金不允许建设高标准的养猪场 ,仅用石棉瓦与土墙,砖石等,就建设成一个效果满意的养猪场 ,他们同样成功的饲养出几百头的大肥猪。
所以,
我的认为是:
只要能够养得好,养得多的养猪场,那就是一个合格的,实在又实惠的养猪场了。

祝你马到成功!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谢谢!

视频加载中...

那肯定要找个专业的团队啊,第一选址,第二设计第三找人盖,第四上猪苗,一定要找专业的把猪舍建的合理合法,安全环保,但今年不建议在养猪了,所谓三年好三年坏,养猪风险大,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所以还是小心


首先,需要对养殖场功能定位。是自繁自养型猪场,还是外购仔猪育肥型猪场。这两种猪场对功能设计是有不同要求的。

第二,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在北方要有防寒设施,否则影响肉饲性价比和人文关怀。

第三,要了的当地环保政策,要符合环保条件。

第四,装备现代化设施,降低劳动强度,可能投资要大些,但长期看是符合经济原则的。

第五,如果是生态型的,可选择发酵床或沼气模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畜牧队伍建设建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畜牧队伍建设建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5 90畜牧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25278号-9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