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圆明园西路畜牧所电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圆明园西路畜牧所电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的太监最庞大,到后期达到10万人,由二十四衙门管理,清朝入关后虽然沿用太监,但人数大为减少,顺治一朝不足1万人,设立太监管理机构十三衙门,但清初宫内还是有很多明朝遗留的太监,康熙为防止太监坏事,又废除十三衙门,改由内务府总管,并从康熙16年开始,在内务府设置敬事房,专门管理太监事务。
敬事房在南书房边上,匾额由康熙题字。
所以清朝内务府下面的敬事房就是太监管理的最高机构,下面是各宫的宫监和总管了,这个数量比较庞大,乾隆时有100多处,太监不足3000人,到光绪时只有60多处,太监不足2000人。康熙时规定敬事房太监总管最高只能5品,雍正时提升为4品,乾隆时规定太监最高等级不能超过4品。
图为晚清当差的太监。
所以敬事房大总管级别最高,4品,下面有副总管从4品,随侍的首领太监是正侍太监、执事太监、侍监太监,级别分别有6,7,8品;各宫的,比如乾清宫、昭仁殿、坤宁宫、交泰殿等首领太监是8品,只是到了晚清,慈禧老妈子随意封赏,打破制度,比如封李莲英二品,后来溥仪在小朝廷里面也封身边的几个太监为二品。
图为晚清瑾妃和太监。
在穿戴上有区别,职位不同的太监帽子衣服各不同,四品为蓝顶帽和孔雀服,五品和亮白顶帽和鹭鸶服,六品和镍白枯帽和黄鹂,七品为金色顶帽和鹌鹑,八品为金寿顶帽和鹌鹑,无品的穿蟠龙花。另外总管太监穿马褂、长筒靴,下面的太监穿坎肩和角靴。
清代礼制中,太监品级最高为四品,其等次为总管太监四品,为宫殿监督领侍,晚清时改为五品,共九人,每月是银8两,米8斛,公费制钱1贯300文。副总管太监为宫殿监,六品。各处首领太监为执守侍,七品,副首领太监为侍监,八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专门待候帝、后、妃、嫔,另一类则专门负责处理宫中各种事务。他们等级森严,大致分为总管、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和一般太监。待候帝、后、太后的是总管、首领,妃、嫔身边只是首领。宦官官职最高的为三品,低层宦官没有官职。像安德海、李莲英、张兰德这三个太监是比较有名的,而其他的都没文献记载。
说起清朝的太监,又叫清朝宦官,早在清太祖时期和太宗时期就出现了供内府差遣的人员,这种人员也叫“宫阉人员”,也就是去除生殖器官的男性,尤其是内廷的男性。当时并没有建立起制度,真正建立制度是在清世祖入关以后,接收了一些明朝的太监,由内务府管理,担当洒扫、传膳等杂役。世祖皇帝鉴于明朝宦官专政的教训,对清朝的太监管理非常严格,并且有清一代能够始终保持,太监与清朝政权相始终。下面简单说一下清朝太监的等级:
清朝太监共分五品,即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和八品,总共五个等级(其中慈禧时期的李莲英赏二品顶戴除外,属个例)。康熙六十一年(1722)太监开始授职,雍正时期确定形成制度。
四品太监,为总管太监,领“宫殿监督领侍”衔。敬事房总管太监。
五品太监,为总管太监,领"宫殿监正侍"衔。(也有七品执守侍充任的)
六品太监,为副总管太监,领“宫殿监副侍”衔。(也有七品执守侍充任的)
七品太监,为随侍首领太监,领“执守侍”衔。
八品太监,为首领太监,领“侍监”衔。副首领和笔贴式太监。
还有无品级的太监(未入流),是最下级的太监,从事杂役工作。
由内务府管理并确定,移咨吏部备案。
顺治元年(1644),按十三衙门给太监品级。顺治帝下谕:“朕稽考官制,唐、虞、夏、商未用寺人。周始具其职。秦、汉以后,典兵干政,流祸无穷。”顺治在交泰殿铸铁牌“以后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属讬內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凌迟处死 。”由此形成祖制,从顺治朝开始对太监管理极严,太监犯法最重是凌迟处死,清朝皇帝也有将违规太监杖毙的。顺治十八年(1661)改为内务府大臣管理太监。
康熙十六年(1677),设敬事房,设置总管、副总管太监。康熙十六年(1677)设置太和、中和、保和、文华殿太监,八品。康熙四十七年(1708)取消三大殿太监,乾隆二十六年(1761)取消文华殿太监。康熙六十一年(1722)定五品太监一人,五品太监三人,六品太监二人,太监授职官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雍正四年(1726)定品级,雍正八年(1730)再次完善,乾隆七年(1742)形成内监受爵制不可逾越。
1654年,长至节(冬至后的次日),顺治皇帝过得很不开心:本来他打算趁着佳节之际,好好犒劳下朝中大臣,顺便来个“炉边谈话”鼓舞士气。谁知,宴会才开始,就被眼前这群不男不女的阉人搅得心神不宁。
自1644年,满人入主中原,除定都北京外,皇宫里头的规矩几乎是照搬明朝,顺治废除了内廷的“厂卫”制度,改内监官职为“内务府十三衙门”,其它太监名称、人选、皆按明代旧制,俸禄、官服、品级与廷官相同。
令顺治没想到的是:这些公公同样继承了明朝太监的飞扬跋扈,清初向全国颁布剃发令,京城内的汉人,不愿伤及“身体发肤”,纷纷逃亡城外,太监见有利可图,与满人旗丁勾结,狼狈为奸。
在长至节的这天,公公们个个竟自称“老臣”,在大堂之上,纷纷排在亲王和大臣前头,不懂收敛。大臣郝杰看到了皇上脸上的不满:他上前一步,历数各朝太监之祸,建议圣上采取防范措施。随即顺治下了一道手谕:往后朝贺大典,一律不许太监入班行礼。次年也就是1655年,顺治在宫里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若太监干政,即行凌迟处死,决不姑息!
后历经康熙、雍正的改革,到1730年满清内监制度正式确定下来,此后一直到宣统亡国,宫里的太监制度就一直没有变过。按规定:太监品级,只有正品,没有从品,品及衔共分20级,其中最高者为内廷总管太监,加“宫殿监都领侍”,领正四品,这个位置即便是慈禧最为宠爱的李莲英,在李风头正盛的时候也还只是个“宫殿监衔宁寿宫五品大总管”。这个“敬事房掌印四品总管太监”,慈禧自授予安德海后,就没有再赐予任何人!
据末代皇帝溥仪所著的《我的前半生》来说:宫中太监按系统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太后、帝、后、妃身边的太监;一类是其他各处的太监,负责宫内陈设、打扫、守卫,传奉谕旨,办理与内务府各衙门的往来文件等事。
太监等级划分严明,可分为总管、首领、一般太监。最高等级者为敬事房大总管,最高品级为正四品涅蓝顶戴(李莲英是清代唯一例外赐二品涅红顶戴的太监,此是例外,不在讨论之中)。
各等级太监的品级
按清律规定来说,敬事房大总管等级最高,品级最大,但绝不能超过四品涅蓝顶戴,每月能得到银八两,米八斛(清制一斛为五斗),制钱一贯三百。比七品知县每月四两月银要高出一倍。
接下来是宫中各处的首领太监,由五品开始至九品都有,也有一些无品级的。再下面的负责实际事务的一般太监,正常来说都是无品级的,每月月银也有二两,米一斤半,制钱六百。大抵相当于现在的月薪两三千左右(应该会有出入,可以探讨一下)。
当然啦,这些月银等固定收入只是名义上的,对于大多数太监来说,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外快”,尤其是皇帝、太后、皇后等贵人身边的侍候太监,更是有着各种“孝敬”。隆裕太后身边的总管太监小德张,号称是“贵敌王侯,富埒天子”。
至于溥仪身边的二总管朊进寿,随便一件皮褂就够一个小京官吃上一辈子的了(出自溥仪《我的前半生》)。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圆明园西路畜牧所电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圆明园西路畜牧所电话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