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智慧农业238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智慧农业238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是市场经济,种植户不了解市场,肓目种植,市场就出现供大于求。而使产品价低难销。有了定单种植户只管按定单要求搞好质量产量就好。所以定农业是每个种植户都希望的。
订单农业,无非是销售市场提前。看似华丽光鲜,实则并不如想象的美好。首先是由于诚信体系并非完整,市场的波动如果偏大,让种植者和购买者,都有毁约的风险;其次,总体全国农副产品属于买方市场,产品过剩是总体趋势,订单并不容易签订;再次,很多超市和农副产品销售企业,都在产地周边构建了大型物流园和冷藏库,一般在农副产品收获的时候,也就是农副产品价格最低的时候,直接收购存储,而农户没有冷库和物流园,也就没有和销售企业谈判价格的资格。
归为一句话,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品的过剩,是导致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原因。如果农副产品产量减少三分之一,即使没有订单,农副产品的销售企业也会主动开始抢购。
订单农业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是发展的并不理想。
早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这边就有人接收了一个种植订单,种植花椰菜。这个模式是这样的:
起初,有个地方的能人,资源信息比较广,有个客商找到他,让他组织农户种植花椰菜,种子化肥都由客商提供,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进行种植。客商统一请技术员进行田间种植指导。
经过几个月,花椰菜取得了大丰收,而且品质都很高。本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当年的花椰菜行情很差,客商没有来回收,不得已,农户自行进行了销售,卖的很便宜,由于种子化肥不是自己购买的,基本上也谈不上赔钱,但是也没有赚钱。这个客商应该赔了不少。
这个是客商违约的情况!也有很多种植户违约的。
之前服务过一个种植大户,订单种植200亩芦笋。由我们提供技术服务,种植出的芦笋产品由我们进行回收。前面都很顺利,第二年开始采收芦笋的时候,由于行情还不错,我们每斤的合同保底回收价是5元,但是市场的收购价是7元每斤。所有的人都是趋利的,种植户就自己把采收的芦笋运送到市场上,自行销售了。最终,把种子费用支付给了我们,其他的一概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有人提问,合同去哪了?合同不起作用吗?
是的,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跟农户打交道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本来订单农业只适合于龙头企业,如果是一个依靠市场行情来赚取差价的客商发起的订单,这种订单是非常不靠谱的。如果行情好,农户违约,如果行情差,客商违约。依靠法律途径去维权,既浪费时间经历,又需要消耗一笔资金,而且中间还有很多麻烦事,最终也是不了了之。这种订单农业应该算是一种对赌协议,是很危险的,总有一方受损失。
如果是一个加工企业的订单,才算是比较稳定或者靠谱的订单农业。在行情差的情况下,最起码龙头企业有自我加工的能力,加工的产品进行销售赚取利润。企业以薄利多销的形式进行大量销售,农户种出来的产品也可以直接收购,这种模式的抗风险能力较强,相对靠谱。
但是,如果遇到行情好的情况,种植户也会违约,一毛钱的利润都是很耀眼的,对于加工企业而言,这是个很大的损失,面对众多的散户,维权成本很高。
总之,订单农业只适合一对一,组织对组织,增加信用互认,降低维权成本。否则,订单农业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智慧农业238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智慧农业238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