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智慧农业双创3Q1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智慧农业双创3Q1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给的答案会让你不爽,一分钱补贴没有!
鱼菜共生还处于萌芽阶段,甚至很多农业部门的公务员都没听说过鱼菜共生,当然他们可能知道稻田养鱼,桑基鱼塘的概念。
所以目前没有针对鱼菜共生这种农耕模式的专项补贴,另外,我也建议你如果要从事鱼菜共生最好忘了补贴这档事。踏踏实实的做好鱼菜共生,自己靠鱼菜共生种出菜养好鱼,销售出去比什么补贴都踏实。靠鱼菜共生养活自己,体面的活着,会有好结果的,往下看。
下面我来谈谈我从事6年鱼菜共生跟补贴的三两事。
2013年我自己在家伏案研究鱼菜共生知识,国内没有资料就去国外找,前后半年翻译整理了60万字的英文资料,觉得自己心有成竹后,在成都的郊区新都租了别人一个大棚做了10个月鱼菜共生种养实验,前期死过鱼,菜也缺元素,好在英语还行,不断跟国外专家碰撞,逐渐走入正途。十个月时间养成了一批鱼,收成了很多瓜果和叶菜。过程非常艰辛,但结果还好。算是验证了鱼菜共生的可行性;
2014年走访了成都大部分郊县的农业部门,综合考虑最终落户在新津县。当地农业部门的领导很看好这个项目,尽管这个项目当时只有一个PPT和实验大棚的一些照片,领导就亲自驾车陪我在新津找地,最终看上了兴义镇的一个30亩地块,农业部门承诺我帮我出大部分的青苗费,当年也兑现了,我也把青苗费给到了原来地块上种植的农户;这也算补贴吧,至少给我节省不少费用。
2015年没有补贴;
2016年没有补贴;
2017年参加成都市农委举办的成都市农业双创项目评选,获得十佳称号,获奖10万,参加四川省乡土人才双创比赛,获奖1.5万,也算补贴吧;
2018年获得成都市低碳环保示范单位称号,配套项目获得50万补贴;获得省级一流科普示范基地称号,配套项目获得50万补贴;获得农业农村部科普示范基地称号获得8万补贴,这些是真正的补贴;不过这些补贴都是专款专用,都要用在项目上,别指望揣兜里。
就这些,我们从事鱼菜共生完全不是指着补贴去的,没补贴我们也活得很好,补贴是锦上添花。当然我很感激各级部门这些年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指着补贴去做农业,我不看好。
谢谢邀请!
农业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特别是是经济作物和大棚种植更需要专业的技术。
1、如果想要做种植就要考虑做农户小规模还是专业大规模,规模定性不同政府补贴不同,政策扶持力度不一样。
2、可以详细了解热销农作物产品和反季节产品,对比市场行情和价格。
3、如果想发展大棚种植可以到比较成熟的地方去参观学习,比如寿光蔬菜基地,现在有很多很多大棚种植比较成熟的地方,多走走多看看。
4、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后,要到当地相关部门详细咨询政府对规模农业的扶持政策和补贴详情。
农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双创”战略的逐渐深入推进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前沿过出现大批的农民工返乡回家创业的大热潮。我国现在整体上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镇带乡村的城乡统筹发展的阶段,尤其是近几年大量产业向内地乡村转移,使农村增加了产业基础,大量物力人力在精准扶贫的政策鼓励下下到了农村,为农民方向创业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互联网加的新模式,让农村能够更好的融入国家的整体发展,城乡之间便捷的物流网络、信息品台,可以让农村的产品及资源和城市消费市场链接,农村有地有社会资本,返乡创业就能享受这种红利。
在大众创业、万种创业的热潮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样也伴随着风险和问题。农民工资金有限、市场经验少、抗风险能力等原因,同时中国现在面临劳动力短缺,劳动成本上升的因素也制约农民工创业。所以农民工创业起点最好是以小起点来发展,不断借鉴,发展创新,不盲目、不几激进、脚踏实地。
目前农民进城务工规模较大,留下来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教育水平偏低,从事的多是传统型农业生产,以现有农村人口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远远不够,促进劳动力城乡迁移势在必行。随着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持续、新型职业农民崛起,加上科技人才支撑和资本持续注入,将带动农业生产逐渐走向现代化,进而助力农业振兴和乡村振兴。
关注酷哥去赶海关心“三农”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智慧农业双创3Q1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智慧农业双创3Q1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